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12 点击次数:185
我们曾目睹过历史的精彩,今天便带您走进不为人知的篇章,发现那一段与众不同的历史故事。
常言道:“高手在民间”,而这句话不仅仅指的是技艺高超的人,实际上,民间常常也能涌现出一些非凡人物。在清朝咸丰年间,有一位不为人知的奇人,他不仅悄然溜进了皇宫卖馒头,而且一卖就是整整一年,而他的传奇事迹还被记载在了《清宫档案》里。
这位卖馒头的小商贩名叫王库儿。从12岁起,他便开始跟随父母在北京街头卖馒头,15岁时,他便独自挑着担子走街串巷,热心地吆喝着叫卖。一天,卖完馒头准备收摊回家的王库儿,在紫禁城外偶然捡到一块腰牌。他定睛一看,竟然是紫禁城出入的通行腰牌。王库儿走街串巷多年,心知这块腰牌的珍贵之处。出于对这块腰牌的好奇,王库儿并没有顾及擅闯皇宫的罪责,决定拿着这块腰牌去紫禁城一探究竟。
展开剩余71%奇怪的是,紫禁城内的宫女、太监、侍卫以及大臣们,看见一个陌生人闯进了宫内,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或疑虑。王库儿在紫禁城内走了一圈,观察着宫中情况,突然发现宫内并没有商人做买卖。于是,他心生一计,准备第二天便带着馒头到紫禁城里卖。第二天一早,王库儿果然挑着满满一担的馒头走进了紫禁城,选择了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摆摊。不久,这个小摊便吸引了许多宫女、太监前来购买,且大多数人都是大手笔购买,常常一次买好几个。甚至有些没买到的宫人还嘱咐他明天一定要再来。
次日,王库儿带着更多的馒头进入紫禁城,恰巧遇到一群上早朝的大臣。大臣们都忙于公务,饥饿且疲倦,看到王库儿卖馒头,毫不犹豫地就掏钱购买,甚至不曾多想这馒头从何而来。许多大臣都以为这是皇帝特意赏赐的额外福利。于是,大家对王库儿十分客气,甚至会给他付五倍、十倍的价钱,毕竟馒头价格不贵,主要还是想与他建立某种关系。很快,王库儿的馒头在紫禁城内声名鹊起,宫中的妃子、王公贵族们纷纷光顾,而几个王爷贝勒甚至能叫出王库儿的名字。有一次,王库儿因病未能出摊,一位王爷竟特意派医生来照顾他。最终,连慈安皇后也尝到了王库儿卖的馒头,并赞不绝口。
时间飞逝,王库儿已经在紫禁城卖馒头整整一年,几乎整个宫廷都知道了他,却唯独咸丰皇帝对此一无所知。直到某次与皇后的谈话中,咸丰皇帝才惊讶地得知宫内居然有个叫做王库儿的卖馒头小贩,而且已经卖了一年多。咸丰皇帝听后大为震惊,心想紫禁城内竟然有人卖馒头,而且自己竟一无所知,这事可不妙。于是,他命令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。
于是,王库儿第二天照常出摊时,突然被一群侍卫捉拿归案。经过彻底调查,真相最终浮出水面,然而却让人哭笑不得。原来,王库儿捡到的腰牌是銮仪卫校尉袁士栋因醉酒不慎丢失的,袁士栋因害怕受罚,竟然将此事隐瞒下来,私自找人仿制了一块新的腰牌。而王库儿正是凭借这块失而复得的腰牌,在紫禁城卖了整整一年的馒头。
当咸丰皇帝得知真相时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原来,这个“潜入”紫禁城的小商贩,竟然只是来卖馒头的!在众多妃子们的求情下,咸丰皇帝决定从轻发落,最后下令杖责一百,并将王库儿逐出宫廷。令人感动的是,慈安皇后于心不忍,特地嘱咐侍卫在执行惩罚时手下留情。
王库儿被赶出紫禁城后,不得再踏入宫廷,但他依然凭借在紫禁城卖馒头期间积累的财富,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他在北京购买了房产,娶了几房妻妾,日子过得十分安逸和幸福。这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,也让人不禁感慨万千。
发布于:天津市